Friday, October 06, 2017

复杂的选举习题

复杂的选举习题

文:黄汉伟

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,宗教及语文的社会。要赢得政权就必须得到广大区域,各阶层及各民族的支持。这是在大选里致胜的重要法门。

在现实里,没有单一政党可以赢得联邦政权。政党们须组联盟,以取得更大民意力量。在政治历史中,这又分为选前联盟及选后联盟。

英国就是选后联盟的参考例子。相对于马来西亚,英国民族,语文及宗教是相对的一脉相传。在2010年英国大选,没有单一政党跨过国会席位一半的门 槛。在这个不过半的状况下,保守党联合民主自由党组成选后联盟,组成联合政府。2017年大选,上述不过半的状况再度发生。这次保守党找上了北爱尔兰民主 联盟党成选后联盟,再度联合执政英国。

这种状况是政治现实需求。英国政治传统反而是没有选前联盟,倾向各党各自精彩。选后不过半才做计算。

马来西亚政治传统是以选前联盟姿态出现。在野联盟从以往的Gagasan Rakyat, 替代阵缐(Barisan Alternatif),民联(Pakatan Rakyat) 到现在的希望联盟(Pakatan Harapan).都是一系列的挑战执政党国阵的尝试。

我国政治历史里还未发生如英国的单一联盟国会议席不过半的状况。一旦有上述状况出现,中立小党就会扮演造王者的角色。另一可能就是有政党夜奔敌营。
伊斯兰党的政治动向备受关注。伊党被希望联盟排除在外,也不急于加入国阵。伊党的议员席位是14国79州议席,是排在巫统及民主行动党之后的政党。

巫统的算盘是把伊党列为后备的选后联盟。一旦没有联盟赢得国会一半的议席,国阵就会向伊党伸出橄榄技,以继续其执政生命。

巫统另一算盘是鼓舞伊党及其他小党在各区搅局,以多角战来混淆选民。这个战术已成形,单单在槟城已浮现多个倾巫统,前国阵党员领导的小党。

在这个大选混战里,政党得派出有诚信的候选人,推出前瞻性的政纲,有强大的执行力,谦卑的服务姿态,才能赢得民心。

No comments: